七月的旬邑,山雨骤至,舒展在地平线上的群山依然青黛巍峨,逍遥在三水河的绿水仍旧悠悠流淌。七月的志愿者们,激情满怀,伴着夏日的清风,相聚于此,享受相遇的欢乐与燃烧的青春。载着希望的航帆,2017年7月11日,西安外国语大学“心缘”暑期社会实践服务团来到陕西省咸阳市旬邑县土桥中学,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支教者们怀着激动紧张的心,用专注认真的态度为旬邑少年带去知识,带他们领略世界的风采,在他们的内心深处留下一整夏的难忘回忆。
教学寓于乐,奉献在旅途
童真的世界,更需要关怀。孩子们喜欢游戏,所以支教者们努力营造轻松活泼的学习氛围,将游戏与上课内容紧密结合,坚持“寓教于乐。”本次支教所开设课程除趣味英语、法语概况、美语基础、西方视野、地理、国际关系史、基础写作外,更有外交礼仪、舞蹈、手工、朗诵、梦想、德育等兴趣课堂。此次“心缘”暑期社会实践服务团力图以西安外国语大学的外语优势为助力,结合国际关系学院特色,对土桥中学孩子进行细致与全方位的辅导,以此推进当地学生科学文化素质的全面提高,并将开展丰富多彩的特色活动,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上的同学们积极主动的回答问题,紧跟老师的步伐,认真热情的互动让每一节课都妙趣横生;在课下他们则常与支教者嬉戏玩闹,欢乐愉悦的笑声萦绕在校园经久不散,一声声“老师”转变为“姐姐”,瞬间拉近了学生与老师之间的距离,在成长的路途中留下道道绚丽风景,化成人生中难以磨灭的印迹。

旬邑少年怀智心,唱响中华文化情
除基础课堂外,此次西安外国语大学“心缘”暑期社会实践服务团也举办了以“旬邑少年怀智心,唱响中华文化情”为主题的支教特色活动,活动包含以“你好,传统文化”为主题的文化知识竞赛和以“小小身躯,大大能量”为主题的情景剧表演赛。在活动中,孩子们认真投入,纷纷动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储备与经验给出答案。在情景剧表演环节中,孩子们选取了闻鸡起舞、黄香温席、张衡数星以及卧冰求鲤四个典故,并基于此进行了新的创作,向大家展示了精彩的舞台表演,传递了为人子要善、为人要勤、为梦想坚持奋斗等优秀中华传统品质。

此次活动运用创新模式重新演绎了传统文化这一命题,并让孩子们参与其中,身体力行的继承与弘扬优秀中华文明,不仅拓宽了他们的视野,也为他们的学习生活增添了一点亮色。同学们在活动中严谨的态度,专注的表演,汇聚成人生旅途绝美的风景。绚丽多彩的童年在希望的天空放飞成长的翅膀,带来一片片暖色系的美好向往。
满腔中国心,且听少年说
为丰富孩子们的精神世界与课余生活,“心缘”暑期社会实践服务团还在旬邑举办了朗诵大赛。“少年强则国强”表达着少年们为祖国美好明天努力奋斗的愿望,“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透露着柔中带刚的坚定,“五色的风帆让世纪之船鸣笛远航”是对祖国的赞歌,“文明的火种助推光的飞船”咏赞着泱泱华夏五千年文明史。孩子们激情昂扬,自信满满,真挚诉说着对于祖国母亲的无限热爱。他们配合默契,每一句都蕴涵着浓浓深厚情谊,诠释着当代青年的拳拳爱国之心,展示着当代中学生的澎湃热情。绘山河锦绣,感岁月如诗,共赏绚烂文化长河,齐谱祖国华彩乐章。相信此次活动结束后,孩子们能够努力学习,完善自我,将爱国情感化为追求卓越的动力,成长为一名名有志青年,并心怀感恩,运用自己所学回报社会。

歌舞寄别离,微笑感相遇
几天的短暂相处,已然在每个人的心中留下独特的风景,不舍别离,期待再遇,所有的希冀与感恩都化作文艺汇演中欢快的歌声和灵动的舞姿。《彩云之南》表演者那细碎的舞步,忽如流水般疾速,忽如流云般轻柔,忽如磐石般坚健。“是你让我看见干枯沙漠开出花一朵,是你让我想要每天为你写一首情歌”是孩子们对老师的深情表白。“感恩的心,感谢有你”恰恰是孩子们的心声,唱出了他们对于这一场相遇的感激和不舍,让所有人回忆起了一点一滴沉淀的浓浓情谊。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作为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的礼仪之邦,讲文明、注礼仪是每一个国民都应具有的基本素质。“让我们带着礼仪走进校园。”“送别人一份谦让,别人对你敬重万分。”《文明礼仪伴我行》向大家发出了号召。情景剧《中华礼仪之美》运用创新模式重新演绎了传统文化这一命题,为在座师生展示了作为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组成不封之一的礼仪文明。在一百三十公里外的土地上,旬邑的孩子们和支教队员们结下了浓浓的师生情谊,他们和着泪水,将无言的感动融于歌曲《再见》与《西树阳光》中,记忆一整夏的燃烧与相守。在歌声的环绕里,在舞蹈的陪伴中,短短的旬邑支教行划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这些天真烂漫的孩子也镌刻在每一个人的心房,永不消散。

每一个孩子求知的眼神、纯真的笑容及带给志愿者们每一份滚烫的感动,都将镌刻心中,永不忘怀。愿孩子们能用满腔的热血和激情放飞那一个个美丽的梦想,谱写新的青春篇章,相信再见彼此都是最好的模样!(国关赴旬邑实践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