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5月31日晚,我校第三届中华诗词大会决赛于长安校区JA111报告厅成功举行。省级教学名师张保宁教授、中文学院武晔卿副教授和邓艮副教授担任大赛评委。学工部·学生处·武装部部长郑锐华、校团委书记单升军及部分学院(基地)团工委书记、辅导员老师和300余名学生一起观看了比赛。


本次大赛前期宣传广泛,形式多样,吸引了来自我校各个专业近千名热爱诗词的学生积极参与。通过院级选拔、校级初赛以及复赛的层层选拔,最终共有来自中文学院、英文学院、西语学院以及日文学院的10名优秀选手脱颖而出晋级决赛。



决赛分三部分进行,分别是必答加抢答赛、“飞花令”和诗词赏析。通过多样的形式、丰富的内容、精彩的对决,考察选手的对诗词知识积累、灵活运用以及临场发挥能力。面对设计精巧、意蕴深厚的诗词题目,选手们应对自如、出口成章、气质非凡,真可谓“胸藏文墨怀若谷,腹有诗书气自华”,为观众们奉上了一场精彩绝伦的诗词盛宴。其中当属“飞花令”这一环节最为扣人心弦,选手们以诗行令,诵吟风雅,展现出了扎实的文学功底和对诗词真诚地热爱。三位评委老师分别对选手们的表现做了精彩点评。

经过激烈角逐,英文学院的张心妍同学一路过关斩将,荣获本届诗词大会一等奖(冠军),西语学院刘一坤、日文学院赵琳同学获得二等奖,中文学院王雪、周钰和英文学院赵倩等三名同学分别荣获大赛三等奖,西语学院洪瑜、中文学院张茹琳等四名同学荣获优秀奖。中文学院、英文学院、西语学院、日文学院以及英语教育学院等四家单位荣获本次大赛优秀组织奖。至此,我校第三届中华诗词大会圆满结束。

本届诗词大会由校团委主办,英语教育学院团工委承办,旨在通过对古诗词的赏析,引导同学们深刻领会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在学习中与历史对话,与高尚交流,与智慧撞击,不断开拓视野,提升自身文化修养,在精神层面得到成长。
习近平总书记说,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延续着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需要新时代中国青年们薪火相传、代代守护。近年来,我校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和发展,通过举办诗词大会、汉字听写大会、成语大会以及谜语大会等文化益智类比赛,充分调动了青年大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热情,让沉淀千年的文化符号在新时代的浪潮中演奏出华美的乐章,为我校师生提供了丰润的道德滋养,对加强校园精神文明建设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供稿单位:英语教育学院团工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