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淡淡乡村味,浓浓支教情
来到循化,又到红光村,再次来到红军小学,一切都是那么熟悉,一切又是那么的陌生,熟悉的是这里的教学设施一切如故,陌生的是和我搭班的老师和学生都不一样了,两年前,我跟随季老师和小伙伴来到这里,开辟了这个基地,15天的支教带给了我不一样的感觉,循化的天那么蓝,红光村的星星那么亮,这里的人那么的淳朴。再次来到这里,有了不一样感受,心境也平和了许多。
昨天是我来到这里的第三天,我来到这里,真可谓是多灾多难。生了一场大病,但正可谓患难见真情,队员们陪我去医院看病,把饭给我端到宿舍,时不时的来问问我病有没有好一点,要不要喝水——患难识人,泥泞识马,很感谢你们,我的病才能好的这么快。
今天是第四天,早上,我只有一节体育课,很多学生跑过来问我:"老师,你的病好了么?我们昨天没看到你,都很想你。"听到这些,心里特别高兴。快下课的时候,学生都围着我,让我给他们唱首歌,跳个舞,讲个鬼故事。看到他们开心的笑脸,想到自己要离开,泪不由自主的流了下来,他们看到我哭了,立马就不说话了,就说:"老师对不起,我们错了,我们再也不让你唱歌跳舞了,你别哭。"我说:"老师是因为舍不得你们,不是因为不想跳舞。"就在这时候,我的班长韩强,抱着我就不放了,边哭边说:"老师,你能不能不要走,我们都舍不得你。"我说:"我也舍不得你们,但是我们必须得走。"
送他们回家的路上,韩强一路拉着我的手,问我:"老师,我们怎么做才能把你们都留下来?我们都不舍得你们走。"
支教两年,两次都给我的心灵带来很大的冲击,让我不禁反省,我们都生活在繁华的大城市,从来没有想过农村,贫困地区的生活是什么样子的。为什么他们对知识的渴望超越了我们?很多都市的孩子们有很好的教育环境,却放弃了自己的大好时光,浪费了自己的青春。难道生活环境的不同真的能改变一个人境遇么?这都是我们应该思考的问题。
淡淡乡村味,浓浓支教情。这也是我最后一次参与支教,同时我也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参与到支教中来,帮助他人的同时,自己的心灵也会得到净化。(东语学院“心语东愿”青海支教队 马居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