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团委作为引导青年、服务青年的组织,始终高度重视青年学生的发展和成才,围绕思想引领和成长服务切实做好育人工作。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校团委多措并举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改进工作方式,创新工作思路,拓宽工作渠道,提升服务质量,得到了广大师生好评。 加强学习教育,树立服务意识 校团委高度重视对团干部和校级学生组织干部的管理,通过网络学习、购买书籍、开展宣讲会等多种方式加强对团干部、学生干部的教育,不断提升干部综合素质和道德修养,树立为全校广大团员青年服务的意识。大家在工作中热爱学生、尊重学生,认真对待每一位学生,对于学生的求助、咨询,做到热情接待、耐心解答、及时帮助他们解决问题。每到毕业季,校团委主动服务学生,为广大毕业生提供离校送站等专项服务,在2013届毕业生离校三天时间内,共安排专车18班次,发大小车21辆,送别毕业生500余人。充分考虑学生需要,提升人性化服务质量。 加强校内外联系,提升工作层次 为了更好地服务学生学习、生活,校团委主动加强与校内职能部门的沟通、协作,与保卫处合作成立安保部,为全校学生人身及财产安全提供有力保障;与后勤服务集团合作成立伙管会、宿管会,及时收集整理学生对宿舍食堂的意见建议,竭力为学生提供良好生活与就餐环境;联合校内职能部门多次召开学生座谈会,了解学生诉求、解决学生困难,收集学生意见、建议50余条,并及时解决,在2013-2014学年为学生宿舍安装电风扇、投币洗衣机、调整熄灯时间,食堂开通宵夜,运动场、篮球场延长开灯时间等;畅通校外联系渠道,为学生打造丰富实践成长平台,与新城区团委等单位合作开展大学生就业见习活动,为学生创造更多、更丰富的实习实践活动机会。 创新工作思路,丰富工作载体 校团委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及载体,做到与时俱进、与青年同步。为了进一步走进青年、倾听青年、了解青年、引导青年,校团委运用多种青年学生喜闻乐见的新媒体平台开展引导和服务工作,成立了西北首家高校新媒体发展中心,建立了微信公众平台,四大校级学生组织——校学生会、大学生艺术团、社团联合会、青年志愿者总队建立官方微信平台,及时发布与青年学生息息相关的新闻信息,积极传递青春正能量,扩大共青团工作影响力,提升团的工作吸引力,提高青年向心力和凝聚力。此外,校团委按照学校八项规定实施意见的要求,切实转变会风、文风,提倡开短会、讲短话,转换发文方式,减少传统的纸质发文,倡导新兴的电子信息发文,团委工作简报采用电子期刊方式,充分运用网络办公,节省资源,杜绝浪费,不断提高工作效能。 在学校各级团组织和广大团员的不懈努力下,学校共青团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育人效果不断彰显,今年3月,省教育厅门户网站对此做了专题报道。随着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不断深入,校团委将活动中取得的宝贵经验和先进做法用制度固化下来,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扎实融入日常工作中,努力实现服务群众的常规化、长效化。(校团委) |